美学与工程设计学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杨彦炜发布时间:2022-06-30浏览次数:593


625日下午,上海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的特别策划,由纺织学院联合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学院成功举办了线上美学与工程设计高端论坛。本次论坛由纺织服装学院胡越教授主持,科研处处长方宇教授和艺术学院院长高瞩教授致开幕词演讲嘉宾有,上海市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张永禄教授、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长聘特聘邹其昌教授上海杉达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陈建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负责人庄小蔚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副院长顾艺教授、上海觉木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赵剑锋董事长和李林商务总监、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储艳洁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王晓娟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学院蔡潇副教授。


本次论坛的举办源于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内容的思考的实践。“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强调的,对艺术与科学这一未来交叉学科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含义深远。建设发展交叉学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曾在不同场合提出“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的工作要求。202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为我国第 14个学科门类,充分说明了建设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的重要地位。

基于对美学与工程设计学的交叉思考,七位嘉宾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做主旨演讲分享,使参加论坛的各位学生获益匪浅。首先,邹其昌教授以“美学与工程设计学体系构建思考”为视角思考了美学问题。在邹教授的分享中,从工匠文化学视角将美学分为基于“天工”范畴的“自然美学”系统和基于“人工”范畴的“人工美学”系统两大基本美学系统。在美学之后,邹教授探讨了设计科学与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阐述了中国当代设计学科应当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战略。在设计理论的两大基本维度中,邹教授提到了设计的“单数”与“复数”问题并在解读中国设计理论体系时表达了民族自豪感。最后,邹教授简述了工程学的当代设计问题,提到了工程设计旨在解决设计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即解决设计活动的复杂技术系统问题,而艺术设计旨在解决设计物的人性化问题工程即解决工程中的人类未来发展问题。


在邹教授的分享后,陈建教授以“从小处说美学,放大说工程”为主题,提到了波普艺术以及美学和工程设计学在设计中欧登伯格现象。陈教授对巴黎拉维列特公园雷·欧登伯格的自行车部件作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小处是美学,放大是工程”的核心思想,并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分享了伏特加酒瓶、篮子公司建筑设计、玛丽·纳哈潘《生命探戈》、凯撒的《大拇指》等案例。随后,陈教授分享了中国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北京国家体育场设计案例,并以诙谐的方式讨论了北京给天子大酒店的案例,提出这是波普艺术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最后,陈教授总结了美学与工程设计学的转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一、实物自然态向人为选择态的转化;二、由日常语态转化并介入艺术语言镜态;第三、由普通的物品向典型化物品的飞跃。

庄小蔚教授以“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颠覆性技术”为题分享了学科创新在人类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影响。其中,技术层面分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庄教授提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以及多学科互动中共同解决。21世纪的历史在这根时间轴上,思想流变的坐标往往是以颠覆性技术来标记的。庄教授通过对AI深度计算得到的戴森多边形水杯的案例研究探讨了颠覆性技术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切入口。庄教授的分享中提到我们要将关注焦点转向更深入的讨论:希望重新给学科下定义:发明新的使用方法,探索不同的背景环境,挑战传统,重新评价设计改变生活空间的新方法和社会价值,高水平服务于社会:即使是大山也要撼动。

在三位教授的分享后,觉木设计有限公司的商务总监李林分享了其公司设计案例,将商业真实案例与美学设计进行了结合介绍,通过视觉引导介绍了美学排版对客户及浏览量的吸引度,并使用建模3D展示等方式解决了线上沟通的难题。

下半场的论坛由储艳洁教授就“师法自然:地方博物馆设计”主题展开分享。在储教授的分享中介绍了地方博物馆分为以下四类:遗址博物馆、传统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地方博物馆的特点区别于国家博物馆,是聚焦当地历史文化名镇而建设,能够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为促进文旅发展、传播传统文化、丰富地方居民的文化生活、振兴乡村经济,并对文化自信起到助推的作用。同时,地方博物馆建筑设计美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生态美、形态美、结构美、技术美、装饰美、材料美和地域美。储教授以广富林遗址、中国美院民间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为例,讲述了多地博物馆设计体现了对人性化视线以及人文精神的信息和自然生态的关照,也成为我们新时代美学的精神代表。

王晓娟教授以“新型纤维材料与时尚设计”将分享引至服装及材料纤维的研究上,首先介绍了区别传统的棉麻毛丝、集科技创新智能的体现的新型纤维材料。在新型纤维材料设计案例分享中,王教授提到了石墨烯材料、珍珠材料以及荷花纤维。在2022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制服装备设计项目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设计的系列作品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其中天霁蓝志愿者工作服装设计使用石墨烯材料作为设计材料,解决了低温下防寒控温的问题,获得业内一致好评。另外,珍珠纤维和荷花纤维源自自然产物,也是新型材料设计运用中重要的部分。

最后,蔡潇教授通过“超美学-艺术,科学与影像的大图景”的主题提出当代艺术家必须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修正,必须参与研究,拥有移情和同情的能力,同时必须具有一种探索陌生事物以及适应不确定性的冲动。在作品中使用电子媒介的艺术家们可以直接以批判性的方式处理一系列塑造当代生活起作用的中介符号和代码。电子媒介还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更加普遍的批判性实践的方法,即围绕艺术并利用艺术,而这也许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与观念。

在七位嘉宾精彩的分享后,张永禄教授和胡越教授对各位专家的主旨演讲做评议,胡越教授感谢了各位发言嘉宾的带来的对于美学设计与工程设计的思考与分享。论坛共计207人次观看,在场的各位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学院青年教师和艺术专业硕士等也都受益匪浅,对于美学与工程设计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

此次论坛组织具有开创意义,以设计美学为主体开展多维度、多领域、交叉学科研究与探索,聚焦“工程设计美学”问题,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加大了工程设计的美学维度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吴瑕、王雪纯、王书利   审核:胡越



地址:中国上海市龙腾路333号邮编:201620
联系电话:86-21-67791000
Copyright © 2011-20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沪ICP备05052046号.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地址:中国上海市龙腾路333号邮编:201620
联系电话:86-21-67791000
Copyright © 2011-20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沪ICP备05052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