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历经40个小时的漫漫征途,工程大暑期实践团成员们顺利抵达乌鲁木齐站。在短暂的休整后,工程大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便出发前往实践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新疆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其棉纺织企业大力发展。工程大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率先来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阿拉尔飞龙纺织有限公司。阿拉尔飞龙纺织有限公司企业领导代表带领暑期实践团的成员参观公司车间。从室外的棉包开始,进行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到最后将络筒整装成箱出库。阿拉尔飞龙纺织有限公司整个流程高精度和自动化,不再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其生产率大大提高,在新疆原材料高质量高产量的有利地区,纺织行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此外,工程大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在高主管带领下,参观了络筒工序,并亲自动手实践了筒子打包工序。
经过2天在阿拉尔飞龙纺织有限公司实践调研,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又来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协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纺织提花技术研发;毛纱、棉纱的生产、销售;天然纤维、化纤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纺织机械及纺织品销售;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在厂长的带领下,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到协益在设备方面及人员制度上的一些发展现状:协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目前纺织业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瑞士立达设备,可实现全天全流程工作,实现“人休机不休”的高效生产;在人员制度方面,实行高层不用亲,两族一家亲这样一个制度,一来可以鼓励基层员工的干劲,二来可以实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管理透明的选拔制度;在管理模式方面,企业实行各分厂独立管理,高产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通过对协益的全面考察,工程大暑期实践团成员们针对协益纺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讨论修改授课内容,主要从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这一领域对目前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同时也向企业员工介绍了当下比较前沿、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服装,由此企业员工也对此提出了一些想法,并做出了进一步的交流。
随后,工程大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又来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西部轮台县进行暑期调研活动。在公司负责人麦子的带领下,暑期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轮台县星博服饰有限公司阿克萨来乡卫星工厂,开始进行调研工作。首先,在分厂负责人的陪伴下参观了整个厂区,并与其交流了企业目前的状况及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调研,成员们了解到目前厂区工人们主要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妇女,知识水平有限,汉语水平不高,需要兼顾务农与生产工作,均是从零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合格后进厂工作,目前主要承担的工作仅是简单的成衣加工。因此,暑期实践团成员们纷纷建议公司在今后应将功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发展方向,提高公司产品附加值。
在调研结束后,带队教师王纯为工人们进行了授课讲解,得到了工人们的热烈欢迎。王纯老师向工人们介绍了天然纤维与化学合成纤维的主要种类与区别,使工人们了解到面料材质对服装的重要性。通过将仿生结构事例的引入,介绍了目前现有主要的功能纤维材料,如调温纤维、防水透湿纤维、变色纤维,形状记忆纤维材料等,同时介绍了当前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拓展了工人的眼界。
最后,工程大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喀什泽普县、巴楚县及莎车县的职业技术高中,与当地的师生们交流互动,并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帮助其在“新疆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切实助力喀什地区职业高中的发展,为对口援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向企业员工、纺织专业师生,教授了一些高校纺织专业研究最新动态的知识,而且也通过双方之间深入的讨论及交流,了解到目前企业、职业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加强纺织高校师生与企业、职高的交流,为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