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The Yunnan Summer Practice Group of Textile and Apparel College felt the charm of Yi embroidery and shared the achievements of national unity

Publisher:系统管理员Time:2023-07-10Views:55

撰稿人:王翔,夏雨萱,吴莹,黄诗鑫  摄影:徐心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怀知农爱农情,立兴农强农志”的嘱托,纺织服装学院“织七彩云南梦,绘民族团结情”暑期实践团选择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去探索云南彝族传统服饰,从人类学“深描”视角切入彝族服饰研究,聚焦彝绣主题,挖掘彝绣所承载的彝族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思考“非遗”的传承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助力乡村振兴。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201411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服装一般由纯手工打造。彝族妇女很擅长将彝绣融入到服装和饰品中,成品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彝绣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集中反映了彝族人图腾崇拜、民俗风情等特点。常见的绣法归纳起来有:平绣、刺绣、镶绣、堆绣、扣绣、盘花与贴花等。彝绣还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礼、祭祀等重要场合,以展示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在前期调研中,也对彝绣的风格纹样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描摹。

一、探访彝绣非遗传承人

   实践团一行人于79日下午专程前往彝绣非遗传承人张莉家中学习了解非遗民族文化。张老师家中成列了各式各样的彝绣产品,大到彝族服饰成衣,小到各类工艺产品都让实践团成员大开眼界。在彝族服饰成衣展架前,张老师细心地向实践团介绍了一套彝族服饰从设计调研、面辅料采买到工艺制作的过程。从“画”到“绣”再到“镶”,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成就一整套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看着桌上玲琅满目,制作精良的工艺品,作为纺织服装学院学生,实践团成员们对张老师的非遗工艺都非常感兴趣,纷纷向张老师请教学习,张老师也毫不吝啬地在现场传授自己的绣艺,交叉绣、平行绣、辫子绣、平绣……一针一法,张老师娓娓道来,通过手把手相传,实践团学习到很多平常难以接触到的绣法技艺,实践团此行收获颇丰。

二、彝绣调研现状

   张老师面对实践团成员,也讲出了目前彝族服饰的传承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一是很少有人热爱彝族传统服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缺乏耐心和热爱去坚守这份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全社会加大宣传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力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继承彝族传统服饰文化。二是彝族传统服饰没有销路,很难走下去。彝绣传承张莉老师说:“如今大部分少数民族汉化,很少有穿彝族传统服饰,销量打不开,让以彝绣为技能、从事彝族传统服饰的手工业者无法维持生计,被迫转行。”为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更要加大宣传彝族传统刺绣,并扩宽思路,彝绣可以与一些文创产品相结合,制成精美的工艺品从而打开销量。三是彝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瓦解。彝族传统服饰是有很鲜明彝族特点,对花纹的使用有严格要求。但是目前存在彝族服饰花纹乱用,将苗族等其他民族图案,缺乏自己的东西,至使彝族服饰缺乏辨识度。这就需要挖掘彝族传统服饰的渊源,保留继承彝族传统服饰独特性,让彝族服饰更有辨识度,走自己的路,具有彝族自己特色的服饰。

三、实践团探访感悟

   在探索独特彝族民俗、乡村振兴发展中,实践团成员们一致感悟到:要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各方的努力合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行动来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推广和宣传。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用科技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增强各方面本领和能力,学以致用,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引入到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的发展中,助力乡村未来更好的发展。




Address:No. 333 Longteng Road, ShanghaiCode:201620
Tel:86-21-67791000
Copyright © 2011-2013 School of Textile and Appare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沪ICP备05052046号.
Follow us
Address:No. 333 Longteng Road, ShanghaiCode:201620
Tel:86-21-67791000
Copyright © 2011-2013 School of Textile and Appare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沪ICP备05052046号.